在职员工除了享受得到大家比较熟悉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之外,还可以享受到工伤保险,为员工在工作时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普通上班族一般很少会去关注工伤保险,但是对于一些存在危险的职业来说,工伤保险可以让员工在工作时更加安心。
其实无论是高危职业还是普通白领,上下班都是每天要经历的事情,那么上下班途中出了事故算不算工伤呢?如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以司法机关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或结论性意见为依据,认定之后确定是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话,就可以享受到工伤保险。
那么在职员工在认定工伤后有哪些待遇呢?职工在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依法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其中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工伤职工应依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出具的伤残鉴定,享受不同等级的工伤待遇。
在了解了工伤的认定范围和认定之后的待遇,大家还必须要知道工伤保险中的一些时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认定和处理,可以避免自己多走弯路,也减少了很多麻烦。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也就是说,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突发疾病后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认定工伤。如果没有死亡或抢救时间超出48小时的,无论病情多严重,都不是工伤。
1、工伤认定时效:30日/1年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此外,用人单位没有在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工伤认定决定:60日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3、劳动能力鉴定结论:60日(+30日)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4、停工留薪期:12个月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些与工伤保险相关的讯息,不过在这里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平平安安,尽量避免发生工伤。工作时提高注意力、小心谨慎,按规章制度操作,毕竟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