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员工”,不要问这种无益于自己成长的问题,多想想自己要如何提升才是正道。
作为“领导”,用这个问题来审视自己,去思考如何从自身改变来让员工更有执行力的方法,而不要一味抱怨员工。
如今的职场,确实出现了员工执行力差、服从性差的现象。
一、员工执行力差的原因
1、不知道干什么
公司没有实实在在落地的战略规划,员工无法得到上级下达的明确指令;或公司反复变更发展策略,上下级缺乏足够沟通,员工们缺乏指向性的引导,只不得不依靠惯性与个人理解去完成工作。这必然导致使员工的工作方向与公司战略规划相悖或脱节。
2、不知道怎么干
通常来说新入职员工不会经过非常严格的培训,甚至有的直接上岗,好点的可能会培训但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操性,如励志培训等;有的公司会给员工做一些行业趋势、宏观战略的培训,但缺乏具体的方法。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高层领导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干,就没法对下面的人说清楚,总监说不清,经理也说不清,最后是真正执行的最底层不会干,有苦说不出。
3、干起来不顺畅
如果士兵在前线打仗,后勤给养供应不上,请求支援但是指挥部没有反应,负伤了得不到快速的救护,那士兵的斗志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公司亦然,慢慢的热情被消耗,慢慢的就变得不主动做事了。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这是人之常情,当眼前的好处看不到时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做。
而如果只有“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的承诺而没有“当逃兵立斩”的规定,肯定会有一部分士兵找机会开溜,从而动摇军心。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没有评估;二是考核指标不合理;三是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
很多部门的工作成果不适合用硬性的指标来考核,这些部门的工作就需要懂业务的高管根据经验评估,如果高管没有能力做出公允的评估,内驱力不强的员工就可能懈怠工作。
二、解决执行力差的方法
1、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就是要落实考核指标。指标制定准确、可行、可落实,是公司制定预算、制定政策、激励考核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事。
2、方法可行
对于需要执行任务,管理者应该就其任务提供具体的实操方法。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法需要决策、支持、反馈三个环节有效配合。
首先决策不能是根据领导的意愿拍脑门决定,而是要结合市场情况充分论证;支持可以是高级员工给下属的业务指导,也可以是专业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执行层来说,传授工具和方法远比传递思想更重要,励志培训不会带来多少业务增长,解决问题更多是靠方法而非热情;任何一个方法总有不足之处,执行中的反馈有助于使其进一步完善。
3、流程合理
在大多数企业里,流程在形式上没有问题,而是在执行中表现出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有两个:(1)外行管内行;(2)责权利不对等。
4、激励到位
所谓的激励到位有三层意思: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兑现到位。
激励力度要做到市场上有竞争力、员工中有吸引力、公司里有承受力。激励的描述要简洁易懂,最好能够形象化。兑现到位就是公司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因为公司原因造成的中途政策变化不能影响业务人员的年度奖金。
5、考核有效
考核有效要做到三点:一是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二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三是处罚措施要严格执行不能估息。
当下的职场主力俨然是8090后,生于安逸中,长在关爱里。时代不同了,管理对象也不同了,就不能采用沿袭下来的管理方式了。所以,管理方式要尽快改变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