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了企业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为了体现企业已经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那工资条的有些项目就必须单列出来,如加班工资,高温补贴等等。

一、薪酬结构划分的依据
不要小看工资条上的那几个名目,它们每一个的背后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这样来区分是有法律依据的。比如,劳动法规定了企业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为了体现企业已经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那工资条的有些项目就必须单列出来,如加班工资,高温补贴等等。
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工资条中分出不同的项目也是很有必要的。
1、成本核算
薪酬作为员工在企业里的总体收入,一部分是固定的,属于固定成本;一部分则与企业效益挂钩,属于可变动企业成本。从成本合算的角度来说,清晰的薪酬结构更有利于管控成本。
2、内部公平与激励
薪酬结构中分清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可以把不同岗位的差异反映出来,并且能够保证组织内部的公平。而设置以完成一定绩效目标的非固定薪酬结构,比如绩效奖金、分红、年终奖等等,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竞争氛围。
二、如何合理设置薪酬结构
知道了工资条必须要有哪些不同的条目,那具体每个条目本身的意义又在哪里,各自又有什么特点?继续往下看哦。
1 、薪酬详细构成
(1)定工资
固定工资是每个岗位应发工资的固定部分,只受出勤情况影响。
(2)绩效工资/业务提成/计件工资
这三类工资的特点就是浮动。绩效工资是根据个人的绩效考核结果来确定,考核的优劣决定了最终拿到的绩效工资。业务提成,一般是业务部门的员工工资构成部分。
员工根据当月实际业务完成情况和提成价格规则,最终得到当月业务提成的工资。计件工资,适用于一线操作型岗位。就是员工做一件拿一件的钱,多劳多得。
(3)津贴
津贴主要是对不同方面在工资差异化上的体现。比如,职务津贴是对管理层级和责任的差异化,职务越高,职务津贴也越高。
高温津贴,一般在每年6-9月份,企业需根据工作环境情况,按各省市标准如期发放。另外,还有学历、工龄和专项工作津贴等。
(4)福利
这个具体包括交通补贴、住房补贴、伙食补贴以及过节费。
交通补贴是对员工上下班成本给予的一种补贴,具体形式可能有交通费,车辆补贴等。
住房补贴一般根据公司经济效益和规模而定,职级会影响分配,形式也可以多样。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必备。
伙食补贴则是根据物价和工作日提供的就餐次数情况而定,提供工作餐的公司则不必考虑此项。
过节费:传统节日一般都会有福利发放,实物发放不考虑。若以现金发放,则列入工资构成。
(5)加班费
以标准工时制为例,每周5天8小时之外都应该计算加班工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以实际工资为准,平时加班按照1.5倍小时工资,双休按照2倍小时工资就,法定节假日按照3倍小时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