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HR孙芸被领导委托一项重任:了解公司的薪酬设计体系,并给出优化建议。可是,当她查看公司历年的薪酬数据时,脑海里却闪现出一个疑问。
“考虑到地方的消费水平不同,北京员工的薪资高于江苏南通的员工,这点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同一类工种,一些浙江绍兴员工的薪资却会高于上海员工?”
其实,孙芸之所以出现困惑,都可归因于对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了解不足。
什么是薪酬的外部竞争性?
薪酬水平:指组织之间的薪酬关系,组织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的高低。
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指一家企业的薪酬水平的高低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的大小。
影响薪酬外部竞争性的因素有哪些?
– 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程度。企业所在的产品市场结构通常被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及垄断四种不同的类型。

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激烈,薪酬受外部竞争性影响的程度越高。
– 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水平。一般来说,市场需求越高,企业的薪酬外部竞争力越大。
假定企业可以利用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如果产品市场对于某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增加,那么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出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
这个时候,企业可以从总收入中拨出更多的份额作为劳动力成本,即提升组织的薪酬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薪酬外部竞争性。
–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若对于某个岗位,现存潜在雇员的数量远少于市场需求,即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企业会提升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来吸引更多优质员工。
孙芸提出的问题,“同一类工种,浙江绍兴员工的薪资却会高于上海员工”,原因在于,该工种的劳动力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该岗位却需要员工常驻绍兴,且最好懂得本地话。潜在员工供不应求,才需要企业提升薪酬外部竞争性,以更高的薪酬水平来满足岗位需求。
参考:《薪酬管理》(乔治·米尔科维奇等著)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