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马云有一句话说得挺对: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因而,企业开出高薪,但人才反而离职,症结就在这个“心受委屈了”。
有一个数据是这样的:随着9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员工闪辞现象越来越突出,一言不合就离职的现象屡见不鲜。调查表明,能在一个工作岗位待上两年的人不到40%,即使在岗位上的员工也只有60%的员工发挥了60%的绩效。
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也可以用来解释是什么让人才“心受委屈”,及为何企业留不住人才?
一般来说,有两个点比较具有普遍性:
一、传统雇佣关系发生转变

传统雇用关系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强调分工与效率,最大的特点是组织与人的关系为雇用关系,属于“计件工”思维。即工人一旦在某一个岗位上成为熟练工人,就意味着自己的速度提升、产量提升、工资升高。所以,工人必然只愿意学习本岗位的技能,认为再学习其他的作业会白耽误时间,影响收入。这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员工积极性难以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然而现在形势有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资源、资本、地皮不再是当代企业竞争成功的根本要素,反而是人才成为了竞争胜出的根本,人的创新潜能是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成败。
另一方面,个人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随着制度变革和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个人的职业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挡在作为“人”的劳动者面前的地域壁垒、行业壁垒、性别壁垒越来越分崩离析。许多人变成了斜杠青年,多重职业、多重身份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来说,他们不会甘于在为企业创造大量利润和业绩的同时,却无法满足自身创业欲望的现状。
因此,传统的薪酬和福利等激励因素就无法满足员工干事创业的需求,相比一时的钱途,他们更在意自己未来的发展如何。

二、除了钱,其他需求得不到满足
马洛斯原理指出:在人才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价值,满足其不同阶段的需求,才能够产生更加长久的关系。这些需求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可以用金钱作保障,而其他四个需求,则应该是企业管理者所应该在意的。
●安全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除了生命安全,健康,自我财产外,还有家庭安全。企业裁员,升薪降薪,乃至工作安排,加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安全产生影响,此时,员工就有可能考虑到家庭稳定而选择离职。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这一条放在企业环境里主要指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企业氛围较为冷漠,领导经常态度不好,那么员工辞职的几率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尊重的需求。这里的尊重主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及被他人尊重。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在工作上,尊重都是衡量人愉悦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若是员工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不受尊重,或是本人的喜好不被尊重,可想而知这个员工每天上班的心情如何。毕竟尊重不是钱砸出来,而是发自内心且平等的。
●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这些均是金钱无法换来的。因此,若是员工在公司里看不到未来晋升的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不到沉淀,那么仅仅提高工资也无法完全让人才留下。
综上所述,面对人才,仅仅通过金钱额度上的激励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一个员工在高薪的待遇下还选择离职,企业就很有必要得从人的需求多元化角度来寻找原因。毕竟企业和员工永远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如果一个员工是因为金钱才留下来,那么未来有一天他也会因为金钱离开。